首页 > 博文 > 创业板开张的“三喜三忧”

    创业板开张的“三喜三忧”

    发布时间:2009-10-25 09: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十年鼓呼,创业板终于来了。中国创业板二十三日下午在深圳宣布启动。

        创业板新张有“三喜”:一是中国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首批二十八家公司的上市,将令中国大陆一夜之间诞生数位亿万富翁,三是中小企业有机会在创业板获得全新的融资平台,A股投资者的热情亦有了新的宣泄渠道。

        多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的角色有些“尴尬”,数千万家中小企业中不乏具备高成长潜力者,但融资之路却并不“顺风顺水”,创业板破壳,亦有望打破银行贷款与资本市场“为大企业圈钱”的诟病。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透露,中国资本市场将为首批二十八家公司提供约一百五十五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无独有偶,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九月末,中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十四点一万亿元,增幅高达二成八。

        此间专家指出,相对于已运行了五年的A股中小板,创业板重点面向创新型、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中端”架构的缺失,“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成了最关键的一环。

        不过,创业板的姗姗来迟,可否承载来自官方、企业、投资人积蓄了十年的热望?

        市场有三忧:忧爆炒、忧市盈率、忧冲击主板。

        为抑制首日爆炒,监管层煞费苦心,二十三日开板不开市,上市还需再等七天。甚有消息说,首批上市公司中,券商基金持仓高达一成三,监管层要求其开市当天较少甚至不参与交易。

        但分析人士指出,能否防止爆炒,还需拭目以待,即便基金被限制首日交易,但配售锁定期满,资金炒作并无限制。据统计,已有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斥巨资逾百亿元,共获配售股份逾五十八万股,“炒新股”热流涌动,一旦开闸,情形亦未可知。

        尽管二十三日A股主板大面积红盘,监管层亦在此“敏感期”暂缓主板IPO,但市场仍担忧创业板开市后,已受理在创业板上市的一百八十八家企业鱼贯而入,对主板在资金和心理上形成不小冲击。

        世纪证券分析师吕丽华担忧,虽然首批大部分已经过了创业时期业绩的不稳定期,但高发行价和最高逾八十倍大市盈率远超今年中小板二十四家IPO公司,部分公司的高发行市盈率已透支未来一至二年的业绩支撑。

        公司业绩最终决定其股价,仍是股市“铁律”。故不论何种炒作题材,最终只能在公司业绩上站稳。吕丽华认为,主营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符合产业升级趋势、技术壁垒高者将在创业板胜出。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创业板箭已离弦,但审批制度、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并非尽善尽美。尚福林在创业板启动仪式上提出“坚持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将是对监管者的最大考验。(贾靖峰)

©2015 www.irixin.com  皖ICP备15016087号-1  Contact us   Technology Support: Relax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