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任正非纵有天大的本领也很难完全把握环境与市场的变化。据消息人士透露,华为一些高层私下里议论,也许老板真的老了,对市场预测的精确度已经大不如前。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白云深)2009年对所有电信设备商而言,都是备受考验的一年,华为也不例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绝大多数区域的投资都在下降,特别是刚进入2009年时各个地区都呈负增长,但华为2009年依然快速增长。
据悉,2009年最后一天,任正非在内部向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题为“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新年贺信。任正非在信中透露,华为2009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销售收入将达到215亿美元。和2008年233亿美元销售额和170亿美元销售收入相比,华为在2009年的销售额和销售收入分别增长了28.8%和26.5%。而值得一提的是,华为2009年在中国市场也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其国际化以来首次出现了下降,至约53.5%,而2008年该比例已达75% 。
对2009年的业绩,任正非踌躇满志地表示,“风华绝代总是乱世生”。华为2010年的目标销售额,被他定为360亿美元。
任正非还在新年贺词的最后表示,“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唯有我们内部的腐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待来年我们再共饮庆功的酒。”
一贯低调的任正非,在内部向员工表示满意和信心之余,依然保持冷静,令业界大为赞赏。然而,能阻挡华为前进的因素,真的像任正非所说的唯有内部腐败吗?华为的庆功酒,真的只差时间?
任正非老矣
评论认为,在以华为今时今日在通信市场上的地位,任正非获得此头衔名副其实。而了解华为的人认为,华为的历史其实就是任正非的创业史,华为的战略就是任正非的战略。据悉,华为的任何一次重大决策都是任正非亲自参与并决定的。
靠着任正非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华为员工“狼文化”下的执行力,华为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其高层也形成了“听老板的话执行”的习惯。但是,从现代管理理念来看,一个大企业由一个人来决策,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华为从国外大公司招聘来的一位高管就曾评价说,任正非不知道要比国外的CEO辛苦多少倍。
人力有时穷,随着华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任正非纵有天大的本领也很难完全把握环境与市场的变化。据消息人士透露,华为一些高层私下里议论,也许老板真的老了,对市场预测的精确度已经大不如前。
随着郑宝用、李一男的离去,任正非也许更加体会到了孤独。2009年初他表示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让一线拥有更多的决策权,以适应情况千变万化中的及时决策。新年贺词中,任正非表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已让绝大多数华为人理解并付之行动”。但是,一个企业的习惯、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的改变,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呢?
低价格高成本 300亿美元恐难持久
华为占领市场的第一要素或许是“技术”,但“低价格”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且,华为和国内另一家企业中兴之间的价格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从中国到亚、非、拉美都是双方血拼的战场。曾经一位从国外归来的中兴人说:“现在外国运营商都学聪明了,每逢招标就叫上华为、中兴,作为压价的棋子。”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的低价格,是以低人力成本为基础的。但是,华为中兴可以价格战,成本却不可能无限压缩。
事实上,华为虽然研发(R&D)人力成本较低,但它“阶段0开发”(即从原始阶段开始开发)的模式,导致产品研发效率低,而且在产品交付后出现的问题较多,产品的总体成本较高。华为单纯研发的低成本,已经不具备形成端到端的竞争能力。
此前,根据一些第三方调研公司的数据,华为在移动设备领域一度超过诺基亚西门子,仅次于爱立信而排名全球第二,但当被问到华为是否真的对爱立信造成威胁时,爱立信现任CEO卫翰思和离任CEO思文凯都表示,因为在研发和技术投入上,爱立信还保持有优势,再加上市场依然保持一定的成长空间,所以爱立信全球第一的位置不会改变。
据统计,近几年来,华为在销售收入急剧增长的同时,其利润率却在大幅度下降。2003年华为的毛利率是53%,2004年下降到50%,2005年下降到 41%,2006年甚至只有36%。一家运营商一般会同时采用3家左右的设备供应商,华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到了30%的天花板,市场拓展成本增加。
要想继续前进,还必须加大投入研发成本,这对于华为,还是一个悖论。低价格高成本,华为的300亿美元年营业额,又还能持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