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高盛的价值机器(2)

    高盛的价值机器(2)

    发布时间:2010-06-04 15:10 来源: 环球企业家

    大趋势

    似乎是在印证高盛在中国PE投资的成功,高盛中国的明星银行家们在近几年纷纷离开高盛,成立自己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今的厚朴基金创始人方风雷、方源资本创始人唐葵等PE行业领军人物均出身高盛。而在高盛任职13年后,高盛前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博客)也在今年4月离职,坊间称他可能会去掌管规模可能高达1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中国PE投资的竞争态势之激烈,的确已远非高盛投资平安保险时可比。最近几年,各种PE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使得高盛在中国不仅面临凯雷、贝恩、KKRTPG这样的西方老牌PE的竞争,还需与联想弘毅投资这样拥有强大政商关系网的本土PE一较高下。

    太多的PE追逐着太少的优质项目,加之中国银行系统充裕的流动性,这意味着被投企业对PE融资的需求,较之金融危机最深重时已大为降低。如果只是提供快进快出的热钱,对被投企业来说已没有多大诱惑力。

    对此,高盛的化解武器除了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还在于其能否给被投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提升。安武强调,高盛对每个投资的公司都会派董事参与该公司的战略决策,同时提供经验和技术等附加价值。以工行投资案为例,高盛为工行提供了从员工培训、风险控制、资产配置到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等诸多业务方面的经验。高盛在去年投资吉利汽车后,针对吉利的运营,提出了一个100天的改进计划建议,内容涉及到从销售到采购业务等方面的海外市场开拓布局,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事实上,在投资到位后,高盛对所有被投企业都会提出一个百天改进计划建议。

    高盛不会干涉的吉利的日常管理,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财务的副总裁尹大庆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会不定期的跟高盛进行沟通。他们的确能够很好的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贝恩资本的竺稼看来,高盛相较于其它竞争对手,也是长在宏观把握

    根据ChinaVenture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521,高盛在中国一共投了71个项目,其中11个是制造业,9个是食品饮料行业,其他的包括户外媒体和环保节能等。这些项目都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保持一致,而其中50%以上都在相对不发达的内陆。均较早的把握住了中国制造业崛起、消费升级以及腹地区域经济跃进的大趋势。作为正向循环的印证,按照高盛自己的统计,高盛所设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逾32万,帮助所投资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资100多亿美金,而在高盛持有期内,其投资组合公司的平均年复合盈利达到30%以上。

    但高盛越深入投资中国,所遇到的挑战便也越大。2006年底,英联、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联合向湖南太子奶集团投资7300万美元,其中高盛投了1500万美元。2008年太子奶被曝资金链断裂,随后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高盛等三家投资者无奈在2008年退出。在2007年,高盛也曾两次折戟A股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入股美的电器福耀玻璃接连被证监会否决。

    安武把这些挑战视作中国PE行业进化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阵痛。眼下中国PE行业相当于20年前的美国和15年前的欧洲,投资的项目数量和金额和国外比起来都要小得多。等以后壮大起来,可能会产生更多工行这样规模的项目。

    相较对手,高盛有足够优势的人才让它领跑中国PE投资的转型。高盛的起源远离舒适的华尔街金融圈,多年以来,它一直热衷于雇用那些最聪明、最有事业心和抱负的人。实际上,高盛非常注意维护和前员工的关系,高盛有个高盛同窗会,所有在高盛工作过的人都会被视为同窗会的成员,会不断收到高盛发来的邮件。很多离开高盛的人仍然乐于与高盛合作。

    正因此,在安武看来,高盛的银行家们纷纷投身私募股权投资对高盛来说并非坏事,高盛希望看到在中国有更多的朋友或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曾经和高盛一起成长,很多时候仍然保持着高盛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在PE行业,很多项目需要几家PE共同投资,这就使得高盛能够在与之竞争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不过安武也指出,由于中国的私募基金行业仍处在发展的早期,且可以投资的大型项目不多。

    选合作伙伴是从生意的角度考虑,如果高盛最适合,那么肯定会和高盛合作。曾在高盛亚洲直投业务任职的盛金资本创始人周凡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他看来,对于高盛这种投资银行来说,人才的流动十分正常,其竞争力的延续来自于整个组织及其文化,每一个新加入的员工都会接受通常比其他投行更长时期的培训,培训的核心便是公司的文化。

     

©2015 www.irixin.com  皖ICP备15016087号-1  Contact us   Technology Support: Relax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