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近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非常快。国内品牌做得好,业务会随着市场蛋糕的变大而成长。但做不好,就会被打下去。”国内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总经理周洪江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巩固地盘,张裕不但与国外酒庄结盟,还加紧对葡萄原料种植园的圈地运动,准备打一场中洋葡萄酒的持久战。
据海关数据,2009年1- 7月份,瓶装(2L以下)葡萄酒进口量为4.51万吨,同比增长42.8%,而桶装(2L以上)葡萄酒进口量为3.99万吨,同比大幅下降44.8%.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升一降间,说明市场两大问题此消彼长:自主品牌进口葡萄酒对市场的冲击加大,而之前国内流行的进口原酒国内品牌贴牌的市场在萎缩。
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为2430万千升,同比减少20万千升。而全球人均消费量为3.5升,处于40年来的最低点,今年这个形势仍未改变。国内葡萄酒观察员方军向本报记者称,“在法国产能最高峰时期,有近1/5的葡萄酒卖不出去。近两年来,美国也被日益严重的葡萄酒的供应过剩问题而困扰。产能过剩导致澳洲部分葡萄酒零售商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商品。如澳大利亚主要的葡萄酒零售商DanMurphy's以低于部分瓶装水的价格销售1.99澳元/瓶的葡萄酒。”
世界葡萄酒消费的低迷,令业界的目光望向东方的中国。据全球权威的Vinexpo/IW SR预估,2008到2012年之间,葡萄酒在中国的消费将增长36%.金融危机之下,欧洲主要葡萄酒消费国消费水平在下降,中国这个潜在的最大市场成为世界葡萄酒产能过剩之下的最佳避风港。
虽然目前国产葡萄酒把持中国葡萄酒近90%的市场,但进口葡萄来势汹涌,国内葡萄酒几大巨头张裕、长城、王朝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竞争加剧令各公司的营销费用大幅增加。
张裕日前正式宣布成立拥有七大酒庄的国际酒庄联盟,其中包括国内的三大合资酒庄品牌——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张裕黄金冰谷冰酒酒庄、张裕卡斯特酒庄,以及来自新西兰、法国、意大利的四个酒庄结成战略联盟。
“既然洋葡萄酒一定会进来,张裕选择结盟共同拓展中国市场。”张裕总经理周洪江称。“中外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享酒庄这个丰厚的利润市场。国外真正的高端酒庄产量一般都是有限的,不会对中国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冲击。张裕完全没有必要排斥来自国外的高端酒庄品牌。相反,与他们结成战略联盟更有利于共同分享市场高速发展的红利。”“与国外酒庄结盟的同时,我们张裕主品牌的高端酒———百年酒窖也一路在推,每瓶数千到过万的价格突破洋酒在尖端市场的垄断地位。”
“张裕的品牌联合模式是行业的创新,它与普通代理的最大不同是,张裕联合品牌直接在法国和意大利酒庄挂牌,并拥有其在中国的完全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享有了品牌联合的永久使用权,同时规避了未来可能产生的诸多风险。”周洪江称。据张裕内部人士称,最近三年张裕酒庄的增速超过50%,成为其盈利支柱之一,将进一步巩固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国内另一葡萄酒巨头中粮酒业也开始从自有品牌“长城”的推广走向高端葡萄酒综合服务平台。今年6月,“中粮·名庄荟”上海开业,中粮酒业有关人士介绍,“名庄荟”荟萃世界各大名庄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中粮酒业总经理吴飞表示,中国高端葡萄酒消费群体正在日渐形成,名庄荟的出现正配合这个市场需求,其终极目标是发挥产业潜力,建立起中国市场的专业高端葡萄酒售卖渠道。
洋葡萄酒价格“裸奔”半年跌2/3
“高端产品做品牌和美誉度,而中低端产品做量做销售额,这是国产葡萄酒成功的经营思路。过去,价格是进口葡萄酒的最大障碍,但世界葡萄酒产能过剩竟然令进口葡萄酒价格在中国市场出现'裸奔’。”方军向本报记者称。“半年前,某些展会及市场交流信息中,XX法国原瓶(AOC)经销商拿货价报出RMB35元/支到现在的23元/支,而X X X法国原瓶(VDP)报出RMB9.9元/支,中间只隔了半年时间。”方军称,现在很多主要葡萄酒产国在华的整体价格“底部”不断被刷新,而超市里几十元左右的各类进口葡萄酒已经比比皆是,这在几年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平民化”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加盟。据世界顶级葡萄酒拉菲中国市场总代表美夏公司介绍,中国市场拓展也开始从数万元一瓶的超高端价向300余元的佐餐酒和香槟类产品延伸,令中国市场上拉菲主牌和副牌的产品长达40余个。
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平民化,一定程度上解决其市场的最大障碍。“目前中国的葡萄酒发展现状是,对于进口葡萄酒而言,销售场所比品牌本身更重要,而价格又是其中的关键。”葡萄酒业资深人士杨正(化名)称,目前国内品牌运营商大都以传统商超和餐厅即饮渠道为主,但渠道中复杂的费用和营销手法,使进口葡萄酒因水土不服难以进入。而目前进口葡萄酒主攻的西餐厅等消费场所,又以休闲为主,葡萄酒难以上量。“进口葡萄酒价格下降的同时,也大力加紧与国内主要渠道商的合作。”杨正称,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商星座今年就与葡萄酒经销商巨头吉马谈成大宗的产品推广合作项目。
“进口葡萄进入进口烈酒的重要据点夜场,这个趋势值得关注。”杨正称,上海新天地的进口葡萄酒开始以杯作价,“60-100元”一杯,有的高达180元一杯。目前国内葡萄酒消费的主要区域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在全国建立200余家进口葡萄酒专卖店的广中外名酒城董事长王惠东对本报记者称,今年中秋节和国庆双节合一,葡萄酒销售比平时上升了超过三成。接下来还将与数十个国外酒庄合作,扩大产品的战线。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井喷,令本土巨头也加紧原料圈地,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周洪江透露,张裕与新疆石河子市、宁夏青铜峡市分别签订了7万亩、5万亩葡萄基地发展项目。“到2010年底,张裕在全国的葡萄基地将达到25万亩,国内葡萄酒业拥有原料基地最多的企业,也形成了烟台、新疆、宁夏、陕西、辽宁及北京六大优质产区分布最广的原料战略布局。”与张裕同步的是,包括王朝在内的国内葡萄酒企业也在山东、新疆、宁夏等葡萄产区大面积圈地,自建原料基地。